中衛市城區迎水橋鎮向西的55公里路段,正處于騰格里大沙漠的東南前沿,沿途全是幾米到幾十米高的流動大沙丘。站在高高的沙丘上,但見一列列火車呼嘯穿梭,宛如一條條鐵龍在金燦燦的沙海中迎風搏浪、勇往直前,這便是中衛新八景之一的“鐵龍越沙”。 20世紀50年代初,包蘭鐵路正式動工修建。在鐵路必經的中衛沙坡頭地段,是厚達七、八十米到百余米的流沙地帶。
線路分類: [濕地湖河]
景點地點: 國內 寧夏自治區
本站推薦:
鐵龍越沙
中衛市城區迎水橋鎮向西的55公里路段,正處于騰格里大沙漠的東南前沿,沿途全是幾米到幾十米高的流動大沙丘。站在高高的沙丘上,但見一列列火車呼嘯穿梭,宛如一條條鐵龍在金燦燦的沙海中迎風搏浪、勇往直前,這便是中衛新八景之一的“鐵龍越沙”。 20世紀50年代初,包蘭鐵路正式動工修建。在鐵路必經的中衛沙坡頭地段,是厚達七、八十米到百余米的流沙地帶。這里黃沙裸露,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流動性大,沙丘縱橫交錯,高低起伏,形成一片浩翰的沙海,鐵路隨時有被流沙吞沒的危險。 為了攻克這一世界性難題,創造人間奇跡,鐵道部和中科院組織科技人員、鐵路施工人員和當地群眾全力進行攻關,共同破解這一前所未有的難題。經過科技人員與沙區群眾的共同努力,在實踐中創造出了著名的“麥草方格”固沙法,并在40多年的治沙過程中,不斷鞏固、總結、提高,創造出了人工治沙、機械治沙、生物治沙相結合的最佳方式,營造出了高立式柵欄阻沙帶、封沙育草帶、沙障植物帶、灌溉造林帶、卵石防火帶“五帶一體”的“沙坡頭治沙模式”,有效地鎖扼了肆虐的沙魔,譜寫出了人類治沙史上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