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古時候起,地處黃河流域的河南省就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境內的洛陽,開封,安陽,都曾經做過整個國家的都城,為一時繁華之地。雖然黃河的泛濫和戰爭摧毀了人們一次次建立在這里的都城,但他們所創造的無數物品卻存留了下來,所以河南的文物數量質量之高就不足為奇了。
線路分類: [博物館]
景點地點: 國內 河南省 鄭州市
本站推薦:
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HENAN MUSEUM)創建于1927年,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當時館址定在開封,1961年遷至鄭州,1998年河南博物院新館建成開放,文物藏品13萬余件。
中文名稱: 河南博物院
類 別: 綜合性博物館
地 點: 1961年遷至鄭州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
館藏精品: 蓮鶴方壺、骨笛
創建時間: 1927年
藏品數量: 13萬余件
占地面積: 10萬平方米
院舍介紹
河南博物院坐落在鄭州市農業路中段,占地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8萬平方米,整個院區綠草成茵,環境幽雅,館中有園,園中有館,展廳內部陳列精致,文物薈萃。
從上古時候起,地處黃河流域的河南省就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境內的洛陽,開封,安陽,都曾經做過整個國家的都城,為一時繁華之地。雖然黃河的泛濫和戰爭摧毀了人們一次次建立在這里的都城,但他們所創造的無數物品卻存留了下來,所以河南的文物數量質量之高就不足為奇了。
河南博物院是現代化的歷史藝術類博物館,坐落在河南省會鄭州市,由1927年在開封創建的河南博物館發展過來的,在70年的發展過程中,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她曾先后易名民族博物館、省立博物館等,并于1961年由開封遷至鄭州。1997年7月,河南省博物館與中原石刻藝術館合并,更名為河南博物院。
新落成的河南博物院,坐落在環境幽雅的鄭州市農業路中段,占地面積156畝,建筑面積7.8萬平方米,是我省建國以來第一個國家級的公益性大型文化設施。其主體建筑由我國現存最早的天文臺遺址——登封元代觀星臺為原型,經藝術夸張演繹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其底部為長63米的正方形,高45.5米,內部設計五層,其中地下一層。整個建筑群設計以雄渾博大的“中原之氣”為核心,線條簡潔遒勁,造型新穎別致,風格獨特,氣勢恢宏,堪稱一座凝聚著中原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的不可多得的標志性建筑。
河南博物院是一個功能齊全的現代博物館,它包括廣場、序幕大廳、基本陳列館、專題陳列館、臨時陳列館、文物庫房、學術報告廳、電教樓、觀眾參與和娛樂廳、觀眾餐飲茶座、觀眾休息廳、貴賓接待、河南博物館室、紀念品商場、廣播室、計算機中心、文物保護中心,圖書資料館和培訓服務樓等部分。建筑群外部還設計有40%左右的園林綠地,形成“館中園、園中館”的優美格局。
它具有中央空調系統、自動消防系統、安全監控系統、高級電力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文物科學保護系統、電化教育系統和樓宇自動化系統組成。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文物收藏能力按20年發展遠景計算,可達30萬件,接待觀眾的方式還將逐步從國外引進一批先進的數碼式多種語音導覽設備。
目前,河南博物院薈萃全省館藏文物精品3000余件,首批推出8個不同類型陳列。館藏文物達13萬多件,其中一、二級文物5000余件,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內設基本陳列館、專題陳列館、臨時展覽館。首批推出2個基本陳列和6個專題陳列,內容豐富,蔚為大觀。
歷史沿革
1927年6月,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的馮玉祥將軍在治豫政綱中就提出了“教育為立國根本要政”的主張,并身體力行,極力扶持文化教育事業。1927年7月,在馮玉祥將軍的親切關懷下,由省政府委派郭須靜、徐金泉 、何日章三人為河南博物館籌備委員,隸屬省教育廳,指定開封法院西街前法政學校校舍為館址(即今開封市三圣廟街),是為河南博物院發軔之始。
1928年5月,原河南省政府為表現各民族的歷史和現狀,宣傳民族共和和世界大同的理想,遂將河南博物館改名為“民族博物院”,并改由省政府直接領導,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同時劃撥 劉師古堂充公遺產的一部分為專款,限期開放。民族博物院以“啟發民眾知識文明、激增命思想、促進社會文明”為辦院宗旨,廣泛征集歷史、自然科學、農業、藝術、生理衛生等方面的實物料。
1928年10月10日,成功舉辦了第一次陳列展覽。
1930年12月1日,河南省政府將“民族博物院”恢復為“河南博物館”,并確定為社會教育機關,直屬省教育廳領導。12月23日教育廳委任關百益為館長,并收回民眾師范房舍為古物陳列室。
1931年1月20日,河南省教育廳又頒布了《河南博物館組織條例》,其中明確博物館的宗旨為:“一、發揚固有文化;二、提倡學術研究;三、增長民眾知識;四、促進社會文明”。同時設立了保管部、搜集研究部兩個大部,成立了由民政廳廳長、教育廳廳長、河南大學校長、博物館館長等組成的7人理事會,將原民族博物院的19個陳列室調整為7個,撤去了大量民族服飾和模型,充實了歷史文物。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大肆侵入。為避免文物被毀,館藏主要文物68箱被迫移運重慶,工作處于停滯狀態。
1940年日偽期間,河南博物館被更名為“河南省立博物館”,下設事務部、保館部、研究部等。抗戰結束后,國民黨河南省政府派謝孟剛為接收委員,接收了日偽當局控制下的河南省博物館,但終因解放戰爭的爆發,國民黨政府忙于內戰,經濟嚴重匱乏,經費拮據,博物館步履維艱。
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一舉解放了古都開封。中國共產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文化教育和文博事業,立即成立了以趙干亭為主的三人管理小組,進駐博物館,整飭館務。
1949年11月,河南省政府任命省教育廳廳長乃生兼任館長,開始組織人員,整理文物、展室,修繕房舍、設施,進行業務活動,博物館再次出現生機,蓬勃發展。
1953年,根據中央文化部頒發的《對地方博物館的方針、任務、性質及發展方向的意見》,河南省博物館被確定為地志性博物館。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1961年,河南省博物館由開封遷至省會鄭州,有了較好的陳列展覽場地。
1966-1976年,博物館組織癱瘓,業務荒廢。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河南省博物館漸入佳境,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20世紀80年代,博物館力量不斷壯大,機構設置趨于合理,設立了陳列部、保管部、社會教育部、圖書室、研究部、《中原文物》編輯部、辦公室、行管科、保衛科等科室,建立健全了崗位責任制和各項規章制度,博物館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景象。
1991年秋,根據李瑞環同志的有關指示,經原省委書記侯宗賓、原省長李長春等領導同志的積極爭取,國務院決定由國家和河南省共同投資籌建新館舍。
1997年7月,河南省政府決定,將中原石刻藝術館與河南省博物館合并,成立河南博物院。
基本陳列
《河南古代文化之光》 河南博物院最重要的大型基本陳列。展覽分布在主展館一、二層八個展室內,據有關數據顯示,該陳列總面積3200平方米。
展覽由序廳、“文明曙光”、“三代輝煌”、“兼容并蓄”、“盛世榮華”、“余光明媚”及觀眾參與部分組成,匯集河南出土的精美文物約2000件,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展示發生在河南的最突出的古代文化科技成就。主展館三層西側展廳,有六個專題性文物展覽,分別是《河南古代玉器館》《楚國青銅藝術館》《明清工藝珍品館》《天地經緯——地動儀與觀星臺》《河南古代石刻藝術館》《國之重寶館》。展覽選擇河南歷代古玉、河南淅川楚國墓地的青銅器、館藏石刻等文物精品,分門別類向觀眾開放。而《天地經緯》展覽則是從古代天文學、古代科技史的角度,向觀眾進行科普教育,有多種可供參與的模型與儀器。中原遠古文明輝煌成就的震撼會使觀眾在精神上得到升華。
珍貴院藏
1.蓮鶴方壺
春秋。1923年8月25日出土于河南省新鄭城關李家樓村。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為河南博物院第一批收藏品,開啟了河南文物事業的先路。壺上有冠蓋,器身長頸、垂腹、圈足。該壺造型宏偉氣派,裝飾典雅華美。壺冠呈雙層盛開的蓮瓣形,中間平蓋上立一展翅欲飛之鶴;壺頸兩側用附壁回首之龍形怪獸為耳;器身滿飾蟠螭紋,腹部四角各攀附一只立體小獸;圈足下有兩個側首吐舌的卷尾獸,傾其全力承托重器。構思新穎,設計巧妙。
2.骨笛
賈湖骨笛出土于舞陽賈湖裴李崗文化遺址,被譽為“中華音樂文明之源”。它是用鶴類動物的腿骨鉆7個音孔制作而成。在第6孔與第7孔之間還有一個用來調節音差的小孔。經測試,用它能吹奏出七聲齊備的下徵調音階。賈湖骨笛1987年出土于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賈湖骨笛是我國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樂器實物,被稱為“中華第一笛”。長23.1厘米,七孔。這支骨笛證明早在七八千年之前,我們的祖先已經發明了七聲音階。賈湖骨笛不只是中國年代最早的樂器實物,更被專家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
3.云紋銅禁
春秋。出土于河南省淅川下寺2號楚墓。長方形的箱形器身由五層銅梗支撐的透雕云紋構成;禁底有12只龍形怪獸張口吐舌,有不勝重負之感;而禁的四周攀附的12條夔龍勾首伸舌,仿佛要吞飲禁上的美酒。這件造型奇妙的銅禁的出土說明,公元前591至公元前560年,中國古代工匠就已熟練地運用了稱為“失蠟法”的青銅鑄造工藝。
4.象牙蘿卜、象牙白菜
兩件藝術品造型自然,形神兼備。蘿卜由深到淺的紅色,直到下端的象牙白非常自然,連蘿卜上面的根須,和須上沒有洗干凈的泥土,都看得清清楚楚。白菜翠綠鮮嫩,形象逼真,葉子脈絡清晰,顯得生機盎然。趴在蘿卜、白菜上的大肚蟈蟈,造型飽滿逼真。
5.獸面乳釘紋銅方鼎
獸面乳釘紋銅方鼎是目前人類所能認知的年代最早、體量最大、鑄造最為完美、保存最為完整的青銅重器。
6.“婦好”鸮尊
出土于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系商代晚期器物,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它的出現證明中國青銅時代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
7.玉柄鐵劍
出土于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墓,西周晚期器物。
8.四神云氣圖
出土于河南永城芒碭山梁國王陵區柿園墓,西漢早期。是中國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畫面最大、級別最高、保存最為完整的壁畫。
9.武曌金簡
出土于中岳嵩山峻極峰,唐代早期。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的唯一金簡。
10.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
出土于河南寶豐清涼寺汝窯遺址,北宋晚期器物。是中國的稀世珍寶,絕世無雙。汝窯是北宋五大名窯之魁首。汝官窯系御用瓷,燒造時間極短,只在北宋晚期燒了大約20年。之后,汝窯消失,技術失傳。公認的傳世汝官瓷僅67件半,市場上難得一見。文獻記載:汝窯有"天青為貴,粉青為尚,天藍彌足珍貴"之稱。到目前為止,一共發現汝官窯傳世天藍釉器物五件,這件是唯一一件經考古工作者科學發掘所得的器物,而且是唯一一件刻花作品,彌足珍貴!
特色活動
華夏古樂團
以動態的方式,復原古代音樂文物、古代服飾、古代樂曲、古代表演,全方位再現歷史文化鮮活的背景,使觀眾真正走入古代文化的氛圍,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
中原國學講壇
利用自身資源優勢,本著弘揚中原文化、傳承經典國學的宗旨,該院推出“中原國學講壇”系列學術講座。它已成為中原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國學傳播平臺。
歷史教室
以觀眾參與為特色的歷史教室,由科普講堂、互動活動、文物保護觀摩、特別活動四部分組成。通過專家、講解員以及志愿者的解說,觀眾能夠了解文物知識,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還可以親手參與拼裝斗拱、陶器修復、拓印年畫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參觀指南
地 址: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8號
交通線路:B1、83、32路、39路、42路、61路、69路、96路公交車
開放時間:春秋冬:9:00——17:00(16:00停止發票):夏:9:00——17:30(16:30停止發票)
閉 館 日:星期一(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外)
郵 編:450002
現代化之路
一、早期現代化概念與發展初期的河南博物院
“現代化”一詞來源于古羅馬,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產物,最初意指針對中世紀的新的社會風尚。之后,“現代化”一詞開始用于不同于舊時代的新特點、新變化。所以現代化具有多重含義,在內容方面現代工業化包含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時間上永遠是相對的概念,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永無止境的過程。西方工業革命以后,開始以西方的價值觀向其它地區傳播,現代化被強加上西方化的概念,成為近代風潮。這一時期現代化的概念總體上是工業革命機械化生產、達爾文進化論以及由此衍生出的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思潮。
1933年7月,中國《申報月刊》刊出《中國現代化問題號》特輯,先后發表26篇文章,探討中國現代化的問題。人們開始關注中國發展與現代化問題。成立于1927年的河南博物院是中國較早成立的博物館之一,是在中國近代現代化風潮之下的產物。成立之初提出了“發揚固有文化;提倡學術研究;增長民眾知識;促進社會文明”的辦館思路,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并舉辦了《各民族模型展覽》,進行動植物標本收集研究、展示,宣傳以進化論為主要內容的科學,提倡民族精神。創立之初的河南博物院明顯帶有思想啟蒙和知識普及特征,這與近代世界現代化思潮是相統一的,但是這時期已經開始強調民族性。
二、西方現代化理論的產生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河南博物院
從工業革命開始到上世紀中葉,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基本完成了由傳統社會向現代工業化的轉變過程。20世紀50年代,西方的一些學者開始研究關于現代化的理論。使現代化這一概念開始從一般性認識階段上升到理論層面,并作為一個系統理論指導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雖然到目前為止現代化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為大家公認的解釋,但是人們通過研究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或傳統社會與工業社會的差異,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結構,人的個體與群體行為特征等,為社會的發展與轉型提供了理論依據,從而使現代化理論成為研究世界發展的主導理論。
而這一時期中國開始社會主義改造,工業化道路無論從技術設備還是管理模式基本是從前蘇聯學習。但是工業化的基礎剛剛打下,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完全阻斷了中國現代化的發展。這一時期的河南博物院開始轉型為地志性的博物館,1954年首次舉辦了“河南歷史文物陳列”和“河南革命文物陳列”,1976年推出了“河南歷史陳列”,強調在中國歷史背景下的地方歷史。從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舉辦了“農村合作化展覽”、“河南工農業大躍進展覽”、“長垣縣階級教育展覽”等許多配合形勢的展覽,展覽和研究、宣傳等工作完全依附于政治需要,強調階級斗爭,文化成為了政治斗爭的工具。雖然這一時期博物館由開封遷到鄭州,展廳條件有所改善,管理機構得到完善,藏品數量迅速增加,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博物館的基礎條件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在當時社會的大背景下,造成了普遍的等、靠、要的思想,在管理等各方面還談不到博物館的現代化問題。
三、河南博物院的新館建設思路
上世紀90年代初河南博物院的新館建設開始籌備,1994年新館工程開工,1998 年新的博物館落成開放。這是中國第三個具有現代化設施的博物館。在新館建設初期博物館建設者就提出了新建河南博物院的現代化的基本概念:一是建筑設施的現代化;二是業務活動領域的現代化。以此為基礎設計了五大體系:即安全技術防范系統、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電化教育系統、業務信息網絡計算機綜合管理系統、文物保護科技研究系統。為全面建設現代化的博物館,提出了八個一流的現代化概念,即為一流設施環境、一流收藏、一流效益、一流陳列、一流科研、一流服務、一流人才、一流管理等。在這一系列的建設思路上,體現了當代博物館現代化的若干基本要素,這就是以人為本的管理意識、文物保護的展示原則、面向世界的開放理念。河南博物院開放初期又提出了“科研興院”的建院方針,并出臺了《河南博物院關于加強科學研究工作的決定》,鼓勵業務人員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將科研作為博物院發展的支撐。河南博物院建院初期的建設緊緊圍繞這些理念,出臺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形成了完善的管理體系,使建成初期的河南博物院各項工作很快走向正軌,為博物院現代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四、博物館的社會化的觀念的轉變
2000年朱镕基在“21世紀論壇”開幕式上概括21世紀的特征為:“世界正在發生極其廣泛和深刻的變化。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迅猛發展,國際經濟結構調整加速,經濟全球化明顯加快。”聯合國在《21世紀議程》中提到“建立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全球伙伴關系”,可持續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發展面臨的嚴重問題。21世紀,現代化的語境發生了新的變化,知識經濟、文化共享與多元化趨勢、經濟全球化、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可持續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的明顯特征。隨著中國改革的深入和經濟的騰飛,中國博物館事業得到全面的發展,各地現代化的博物館如雨后春筍紛紛建立。隨著更多的現代化博物館的建立,博物館人開始思考博物館與現代化之間的關系,探索現代化的真正含義。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博物館需要擺脫過去的關起門來辦館的傳統做法,應當與社會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博物館的社會化這一新思路開始萌芽。早在河南博物院建設過程中,博物院人從社會專門行業在博物院建設中的作用受到啟發,提出了“博物館的社會化與社會化的博物館”的概念,認為“社會化的運作方式也許是未來博物館發展的一個方向”。2002年在鶴壁召開的館長論壇上,張文軍院長全面闡述了博物館與社會化的問題,總結河南博物院社會化的做法與經驗,提出博物館社會化理論與原則,是河南博物院的發展思路開始朝社會化的方向邁進。
首先是從實際出發,改革以往的管理體制,將博物館管理的某些職能交由社會管理,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從而使我們有限的人力資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版權所有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轉載必究!在人事管理體制方面進行了大膽改革,實行全員聘用制度,實現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針對特殊崗位和人才奇缺的崗位,面向社會上公開招聘,吸納社會人才。對講解員、古樂演奏員等非在編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并且不拘一格選拔有較強能力和專業水平的人員在重要的崗位任職。對于后勤服務和設備維護等工作,打破舊有的管理體制,逐步實行社會化的物業管理。在與社會連接方面,通過建立教育基地、建立志愿者隊伍逐步實現與社會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