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師課堂
聊城市旅游攝影協會
1
在電影攝影學上,《教父》可以說是極具開創性地使用了暗調風格。
如果不是因為《教父》,你所喜愛的很多影視作品中展現出的暗黑世界也許根本不會存在。
在柯里昂家族的陰影世界中,光亮與黑暗的強烈沖突具象化了每個人內心善良與邪惡的斗爭。(LIGHT VS DARK = GOOD VS EVIL)
影片里是一個二元對立的世界,人們面臨著艱難的選擇。
這個世界充滿著苛刻的規則、界限,因此光線也頗為苛刻。
沒有標準的補光
打在角色身上的光線通常來自上方或者側面,常常沒有標準補光來照明人臉的另一側。
一半的臉在黑暗中,這強調了每個人都有深藏而不為人知的一面。
戈登·威利斯
左:黑色電影 / 玄色影戲;右:德國表現主義
的確,在《教父》之前,就已經出現過不少把黑暗元素運用自如的電影。
黑色電影(Film noir)和德國表現主義(German Expressionism)就在黑白電影中利用了陰影的力量。
但《教父》的攝影師戈登?威利斯(Gordon Willis)卻得名「黑暗王子」。
戈登?威利斯
因為他將陰影的藝術,通過曝光不足展現在彩色電影中。
在當時,電影都偏于明亮,趨近于強光照明,這樣影片才能在露天影院中看得清楚。
明亮&強光照明
《教父》大膽地無視了這一光線標準,以至于派拉蒙影業公司在最初看到電影時大驚失色。
威利斯曾說過他対《教父》的視覺把握是建立在邪惡的基礎上的,他將黑暗的電影運用視作一種對電影靈魂的反映。
片頭的第一個鏡頭,是一個特寫鏡頭:
光明與黑暗對抗的主題
這個鏡頭宣告了我們即將看到的電影,講述的是人性深處的黑暗。
隨后這個鏡頭逐漸拉遠,變成了一個過肩鏡頭:
從權力的高位向下看去
我們的教父,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扮演的唐?維托?柯里昂。
他大權在握,從權力的高位向下看去,但觀眾所看見的他卻是模糊不清的。
出于對白蘭度特效妝容的強調,威利斯從他的上方打光,經常提供最小程度的眼部打光(Eyelight)。
小程度的眼部打光
黑暗的眼睛使得維托十分神秘。
我們永遠也無法完全理解這個人的內心和他的想法,因為光線使不我們看不到他的內在。
邁克·柯里昂
角色邁克·柯里昂劇照
邁克的臉在電影里的大部分時間里相對明亮。
但隨著他逐漸插手家族事務時,他的臉會間歇性地(in and out)滑入陰影之中。
就如同他的天真與邪惡面在不斷地角力以圖占據上風一般。
角色漸入黑暗
只有在西西里的那段浪漫劇情,邁克才得以逃離。
而這里的光線變得柔和細膩,似乎是上天安排給他一個實現幸福人生的機會。
角色邁克·柯里昂在西西里島的劇情
但逃離俗世的美好幻想很快變成了泡影。
到了電影末尾,邁克眼中的陰影象征著他的黑暗已經侵蝕了他的光明面。
最終邁克成為了新的教父,在這里他看起來像個死亡天使(Angel of death):
他的臉被黑暗遮蔽,比其父親的臉甚至更加隱匿而具有威懾性。
其他角色
家族的軍師湯姆則更多地被打上了側光(side lit),表示他被黑暗世界浸染了一半的身心。
他是個分裂的人,一半是律師,一半是罪犯。
甚至幾乎是個教父,但卻不是個純正的西西里人。
對于邁克性急的哥哥遜尼,打光手法則更好,這個角色常常展示在明亮的背景中,即便是在他死亡的時刻。
角色遜尼電影劇照
這樣的處理手法在視覺上強調了遜尼做事過于光明磊落,他沒有維托和邁克所展現出的那種精神生活和內在的黑暗。
因此他也永遠成不了教父。
凱的臉是非常典型的明亮,象征著她青春的天真爛漫。
但是在邁克開始把她拒之門外之后,黑暗的陰影第一次投影在了她的臉上。
角色凱劇照
而在最后一幕,凱終于知曉了邁克到底是誰時,她不再天真,臉也變得陰暗起來。(SHADOW = UNDERSTANDING)
二元對立
外部世界與內心世界
二元對立同樣地意味著外部世界與內心世界的對立,表面現象與實際真相的對立。
最開始那場陽光明媚的婚禮,被威利斯描述為有著「 1942 柯達彩色膠片的質感」。
這個重要場景展現了柯里昂家族的富有、快樂的外表形象。
婚禮場景
但是在內部,這位傀儡大師(Puppetmaster)的工作:談判、操縱。一切都發生在陰影之下。
《教父》以一種美術式生動的風格拍攝,每一個苦心拍攝的鏡頭都是那么的富有藝術感。
簡直可以掛在美術館中展出,威利斯精制的豐富色彩如同油畫一般。
而他克制的明暗對照法(Chiaroscuro),讓我們想起了達·芬奇、倫勃朗、維米爾。
左:電影劇照;右:達·芬奇畫作
左:電影劇照;右:倫勃朗畫作
左:電影劇照;右:維米爾畫作
和最引人注目的,卡拉瓦喬的暗色調主義。
左:電影劇照;右:卡拉瓦喬畫作
威利斯聞名遐邇的打光手法是極為精確的,以至于如果演員走錯了他們的標記,他們就會被黑暗籠罩,無法見于鏡頭。
這個出了名的完美主義攝影導演堅持不使用變焦鏡頭或者涉及如直升機的現代科技攝影技術,并且堅持每個機位都要代表一個視點人物的視角。
左: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右:戈登·威利斯
但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說服了威利斯去做出幾個例外。
比如令人難忘的開場拉遠鏡頭,和維托遇襲時的俯視鏡頭。
維托遇襲時的俯視鏡頭
上半個世紀的電影和電視劇,卻已永遠受惠于戈登?威利斯所啟發的「視點人物手法」(The Prince Of Darkness’Pov)。
聊城市旅游攝影協會
點擊圖片 查看簡介
會長簡介
http://m.imperiodasfraldas.com/mobile/article/list/cateid-290.html
聊城市攝影師俱樂部
▼
按住圖片識別二維碼
聊城市旅游攝影協會
微信公眾平臺
聊城攝影沙龍
跟著「我們」? 去采風
http://m.imperiodasfraldas.com/mobile/article/detail/id-10730.html
地址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興華東路7號
電話
點擊電話 直接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