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支持
聊城市旅游攝影協會
臨清東宛園景區內,白墻輝映、綠柳成蔭。隨清風拂面而來的還有聲聲絲竹之音,“好一個臨清城,自古就有名。清清的運河水,船兒排成龍啊。”悠揚的臨清時調引得游人紛紛駐足。
知其所來,方知其所往。時調,是山東西北部沿運河一帶流行的時興小曲的總稱,像很多臨清的非遺一樣,臨清時調發軔于大運河。
明清時期的臨清繁華無限,南北船只除了帶來豐富的貨物,同時也將各具特色的文化因子帶到臨清,其中就包括一些時調小曲。在吸收這些時調小曲精華的基礎上,臨清時調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曲調。
臨清時調發展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當時稱小貢,流傳很廣。
清道光四年(1824年),臨清小曲《下河調》就被華廣生搜集入北方小調刻本《白雪遺音》一書。朱自清著《中國歌》一書,在引用馮式權先生所著的《北方小曲》和《北京音樂叢書》時,寫道:“北京小曲源于臨清。”
臨清時調與天津時調、濟寧平調同源,因其在魯北流行,形成了樸實、明快的藝術風格。臨清時調的文辭多以敘事為主體,內容以愛情故事、婦女的悲慘遭遇等居多。
舊時,時調曾流入青樓,多為靡靡之音。“更早之前,臨清時調由燒磚瓦窯工所唱,也叫做‘窯調’。”王愛云說。
2009年,王愛云跟隨臨清著名編劇、臨清時調傳承人王子華正式學習臨清時調。2019年,在臨清市文廣新局和臨清市文化館的支持下,王愛云發起并積極籌備組建非遺臨清時調曲藝團。
在保留原有曲目《撒大潑》《尼姑思凡》《光棍哭妻》的同時,曲藝團又整理創編了不同曲牌和多種演唱形式的《大實話》《夸臨清》《新對花》《鋦大缸》等曲目。
“每一個節目需要有舞蹈的元素,但還不能完全是舞蹈,二胡、笛子、快板等樂器要展示出不同的表演形式、抒情方式。
”王愛云說,臨清時調要消弭下里巴人與陽春白雪的界限,做到既高雅又接地氣。
在王愛云看來,臨清時調與現代元素進行跨界嘗試并不容易,作詞上要融匯傳統與現代的張力,唱法、氣息、演唱要字字斟酌、音音校準,一個字的發音都要糾結、嘗試很久,再加上表演程式的變化,磨合的過程有時需要一個月。
新作運河號子《臨清大碼頭》,打磨了近一年時間才搬上舞臺。
目前,臨清時調曲藝團的演職人員有40多人,演出曲目達到20多個,完全能夠滿足演出需要。
就在5月12日,曲藝團還進行了專場演出,場內座無虛席。此外,曲藝團還多次到聊城水上古城、水城明珠大劇院、臨清東西宛園、運河鈔關等處參加會演。舞臺上,一襲旗袍,一把折扇,盡顯臨清時調的韻味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