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支持
聊城市旅游攝影協會
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聯合公布了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單位(以下簡稱“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單位”)名單,北京市東城區等50個單位入選,旨在推動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深度融合和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和對周邊區域輻射帶動作用。精挑細選出來的50個文旅融合“優等生”有哪些發展“秘籍”?將如何打造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
入選單位在推進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深度融合中,立足區域特點、結合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增加看點。
特色民俗讓小城延吉成為“網紅”。“一定要到延吉走一趟”成為網絡流行語。近年來,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深度挖掘民俗文化資源,打造了中國朝鮮族民俗園、延邊大學網紅彈幕墻等特色景區景點,組織開展端午民俗文化旅游節、延吉國際冰雪旅游節等特色節慶活動,推出“民俗旅游鐺鐺車”體驗項目,全方位展現延吉民俗特色。
延吉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負責人介紹,延吉以“民俗+”為抓手,推出“民俗+旅拍”,打造了民族服裝體驗館,助推民族服飾租賃、旅拍、美妝等行業發展;推出“民俗+咖啡”,研發了蘋果梨咖啡、凍梨冰美式特調咖啡等,滿足游客打卡拍照、休閑體驗等需求。接下來,延吉將謀劃推進阿里郎文旅小鎮、明新旅游開發等文旅項目,不斷豐富文旅產品供給。
“我們通過‘商圈聯動+產業拉動’方式,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夜經濟品牌,打造魅力時尚的宜游朝陽。”朝陽區文化和旅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將不斷挖掘新業態、打造新場景、激發新動能,深化“潮朝陽 FUN生活”文旅IP建設,著力培育和打造一批示范性強、綜合效益好、影響力突出的文旅融合重點項目,進一步帶動文旅消費。
游客量是城市文旅吸引力不可或缺的衡量標準。今年以來,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頻頻“出圈”。2023年潑水節期間,景洪市接待游客158.4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16.74億元。
“我們立足民族特色文化資源,推出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文化藝術節、西雙版納傣泐文化節等活動,推進‘非遺+節慶’融合發展。同時,創新性開展傣醫藥健康旅游,提供集旅游、康養、傣醫藥等元素于一體的一站式、定制式服務,打造貝葉經制作技藝等非遺項目展示體驗區,豐富游客體驗。”景洪市有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持續打造“中國休閑暖都、世界旅游名城”“雨林景洪、柔情傣鄉”文旅品牌形象,形成休閑度假、生態康養、民族文化、鄉村休閑、夜間旅游、跨境旅游、半山酒店等多元業態,開發打造傣陶、傣衣、傣藥等特色文旅商品體系。
各地積極發揮“文旅+”輻射作用,推動跨界創新,有效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一場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3天時間吸引了數萬人次茶商及游客。在福建武夷山,老茶鄉正散發著產業融合的新茶香,覆蓋四季的茶旅產品吸引八方來客在丹山碧水間感受茶旅融合魅力。
“茶葉和旅游是武夷山經濟發展的一對翅膀。”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武夷山推出茶鄉療愈品牌,打造圍爐冰茶、圍爐煮茶、采茶季等茶事體驗產品。此外,注重茶主題空間打造,推出茶莊園、茶民宿、茶博物館,以及水仙燉水鴨、大紅袍奶茶等茶元素食品。接下來,武夷山將圍繞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和福建會客廳目標,打造融合發展示范區,通過核心景區提升,做好生態體驗文章;推動度假區提質升級,增加夜間文旅消費新場景;通過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以線串珠,推動沿線村鎮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不僅僅是茶,酒莊也可以成為獨具魅力的旅游吸引物。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夏區和永寧縣,賀蘭山東麓的葡萄酒文化旅游酒莊快速發展,“酒旅混釀”正芬芳。銀川市西夏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西夏區持續打造特色葡萄酒莊、葡萄酒主題小鎮、酒莊民宿等葡萄酒主題旅游產品,舉辦“西夏區之夜”音樂會等葡萄酒旅游節慶活動,酒莊年均接待游客320萬人次,葡萄酒產業綜合產值達30余億元。接下來,將會同永寧縣,加快實施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文旅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寧夏酒堡”葡萄酒旅游融合發展項目、賀蘭山宿集等重點項目,設計推出葡萄酒產區旅游線路,打造有競爭力的原創葡萄酒旅游IP。
跨界融合讓市民游客發現了敦煌的“另一面”。“我們大力發展研學旅行,組建敦煌文化研學季聯盟,研學旅游團隊、人數占冬春旅游總人數20%以上。此外,玄奘之路戈壁挑戰賽等品牌節會賽事百花齊放,敦煌馬拉松已實現社會化自主運營,文體旅業態深度融合發展。”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敦煌聚焦打造“絲綢之路國際旅游重要樞紐”“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深入推進文化興市、商旅活市戰略,加快文化之城、藝術之城,會展之都、文創之都建設,持續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些地區依托共同資源,建立協作機制,跨省域組合、跨地市組合、跨區縣組合聯合申報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單位。以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為媒,不少地方從“老鄰居”變成了“一家人”。
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是跨省申報的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單位。行走在域內長度619米的元蕩慢行橋上,如不注意,游人很難發現橋上的滬蘇分界線。
“我們將圍繞塑造‘江南味,國際范,水鄉韻,田園風’的文旅形象,探索打造文旅深度融合新樣本。滬蘇浙預計3年內投資超500億元打造世界級水鄉古鎮文化休閑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執委會公共服務和社會發展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執委會將強化與相關省、市、縣方面聯動,在領導保障機制、工作聯動機制、政策協同機制上發力,推動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
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南海區—廣州市荔灣區為何聯合建設融合發展示范區?“地理相連、人員相親、文化同源、產業互補”是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有關負責人給出的答案。“三地以嶺南廣府文化為紐帶,形成了強大的合力。聯合申報融合發展示范區,正是兩市三區‘深度耦合’的新實踐。”他表示,接下來,三地將聯合成立建設指揮部,配套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聯合推進相關工作。
借助建設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東風”,黃山市黟縣—屯溪區—歙縣聯合創建融合發展示范區,共繪黃山文旅新畫卷。
“聯合創建由黃山市政府牽頭,三區(縣)政府為主體,成立黃山市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黟縣、屯溪區、歙縣)建設領導組及工作專班。”安徽省黃山市黟縣有關負責人認為,三區(縣)協同合作,既要突出自身亮點,又要有整合視角和大局思維。下一步,黟縣將配合黃山市建立領導組和工作專班長效工作機制、聯席會議制度,配合相關區縣成立聯盟,共同搭建文旅發展一體化新平臺,協同創新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
一座仙女山,串起三區縣。跨區域聯合申報的還有重慶市涪陵區—武隆區—豐都縣。重慶市武隆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大仙女山片區內涵蓋5A級景區、世界自然遺產、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等資源,通過聯合創建示范區,能更好地發揮“乘數效應”,帶動大仙女山片區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據了解,50個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單位將通過1至3年的建設期,分批次驗收、擇優遴選命名。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將會同有關單位,加大支持力度,引導資源要素合理集聚,補齊發展短板,著力打通上下游產業鏈,推進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深度融合,促進文化、旅游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創新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