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佳的創作之路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
在四年級的時候,她在美術課上第一次接觸到陶藝,發現可以被塑造成任意形狀的“泥巴”,燒至成型之后還可以永久保存,在獵奇心和童趣的驅使下,她被不起眼的“泥巴”深深吸引。
姜文佳再次接觸到陶藝,是中學的時候,她發現了家門前的商店里有陶藝體驗,于是她每周都會用零花錢去體驗陶藝。據姜文佳回憶,那時候的學業壓力很大,放學之后難得的放松時間,她可以沉浸在自由的創造和想象中。盡管店里只提供簡單的陶藝體驗轉盤,大部分的人都是捏成盡可能平滑規整的杯子、花瓶,但她卻喜歡將它們塑造各種千奇百怪的形態,并樂在其中。
姜文佳對陶藝的熱愛使她決定在高三藝考時報考景德鎮陶瓷大學。景德鎮是一座古城,從北宋開始就以陶瓷聞名,如今也是無數年輕人向往的旅居目的地,而景德鎮陶瓷大學是景德鎮歷史悠久的一所具有百年歷史的名校,其中的陶藝專業是中國陶藝產業的重點培訓對象,也是我國陶藝教育的重點。姜文佳成功進入景德鎮陶瓷大學主修陶藝專業,從那時起,她一直致力于陶藝的研究和實踐。
2016年,姜文佳在一堂泥版成型課上運用泥版成型技藝完成了一幅80×60厘米的大型陶瓷作品《海邊》。這幅作品靈感來自她9歲時去江蘇南通的海邊漁村的經歷。她回憶道,那是她爺爺去世后的第一個寒假,她在江蘇南通這個陌生的海邊漁村看到了牽掛的親人們。那時候的她還不太能理解生死,只記得,那時天氣很冷,她第一次下海抓螃蟹,甚至看到了鯊魚,但最震撼的卻是,她跟打魚為生的姑父一起坐船下海,看到了海邊的日出日落和潮汐。后來,她從記憶中海邊的波濤、潮汐和陽光變化,聯想到了生命的循環和不同階段的變化,便想把這個瞬間通過陶藝表現出來,給更多人傳遞療愈和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