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山景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主體清源山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因山上泉眼諸多別稱“泉山”,因山高入云又稱“齊云山”,因位于城市北郊也稱“北山”,因三座山峰鼎峙,也稱“三臺山”。景區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圣墓三大片區組成,區內山巒疊翠,景色秀美,流泉飛瀑、奇巖異洞、峰巒疊翠,寺廟、宮觀、文人書院、石室以及雕刻、石構、石刻等文物的人文景觀遍布景區每個角落,其中尤以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碧霄巖、瑞象巖、虎乳泉、南臺巖、清源洞、賜恩巖等為勝,有“閩海蓬萊第一山”之美譽。
清源山絕頂稱為中峰,與東峰、左峰鼎足而立,是為舊泉州十景之首“清源鼎峙”。舊志稱“行家謂之三臺”,故中峰亦稱中臺。中峰巍然峭拔,凌空獨立,地位清高,四望無余。明代泉州著名理學家蔡清稱贊曰:“一登第一山,自覺眾山小。”中峰美景在于煙云變幻。晴日晨昏,常有嵐氣縹緲,瑞煙繚繞,如絲如帶,若隱若現。原半嶺寺有錄“詩圣”杜甫祖父杜審言之詩聯曰:“半嶺通佳氣,中峰繞瑞煙。”春夏之季,每當山雨欲來,或驟雨初歇,則濃霧彌漫,密云覆蓋,三峰盡隱入云天。人行此間,如游仙境,隔斷塵寰。遠近景物虛虛實實,如夢如幻。
百丈坪是清源山上觀日出的最佳處。晴日拂曉,立此東望,但見海峽依稀,天際渺茫。須臾白光初吐,繼而紅霞淡抹。談笑間,云水蒼茫處,一輪紅日從混沌中噴薄而出,頓時霞光四射,乾坤生輝。此時遠觀東海,如織彩錦;近看群山,似鍍黃金。山海一片燦爛輝煌,時空無限開拓壯觀。人在此時此刻,寵辱皆忘,憂煩盡消。古人詩贊道:“海開曙氣紅生浪,山引晴光綠入天”“峰連翠壁魁三象,日出紅光散九埏”。
南臺巖如空中樓閣,高高矗立在西峰之巔。立此觀賞太陽西下,晚霞滿天,為別處所莫及。若是夏天,暮雨初收,西天云朵崢嶸,各具形態;若逢秋日,天高氣爽,晚霞如火,余光萬道,直破蒼穹。暮靄蒼茫中,隱約可見晉水如龍蜿蜒東去;逆光剪影里,蒼鷹盤旋,樂而忘歸。俯瞰山下村落,朦朦朧朧,有“下睇嶺云深,來蹤恐隔斷”之感。遠觀鯉中城廓,濃濃淡淡,有“花鳥驚春暮,風波行路難”之嘆。古人多于此唱晚,徜徉踟躕。詩曰:“縱然學道諸緣靜,覺到西峰夢不成。”
清源古道是景區內最古老的步游道,舊時登山由此一路悠游,直至山頂。沿古道有多條石徑分別通往各景點。古道及各分支石徑兩旁,林木繁密。一年四季,花開花落,蛺蝶紛飛,蜜蜂殷勤。春風初度時,山桃紅艷,杜梨似雪。秋陽普照處,楓葉如火,野菊盛開,風景美不勝收。而初夏山野,別具情趣。漫山遍野土生土長的野薔薇、山杜荊、野牡丹、蛇莓、金櫻子等野花競相開放,空氣中到處彌漫著醉人的馨香。路轉峰回,清風夾送芬芳陣陣,讓人賞心悅目。山花爛漫中,為數眾多的是野薔薇。它渾身帶刺,有如玫瑰,雖枝條柔弱不能自立,卻生命力極強。爬懸崖,攀高樹,到處伸展它的旺盛,煥發無限生機。花朵雖小但成簇成團,開滿枝頭,白瓣黃蕊,奇香襲人。遠看像片片白雪蓋滿樹冠,近觀如縷縷煙云浮動在峭壁山石之間。虛實相成,十分美妙。
盛夏之時,烈日似火,暑氣蒸人。而游人自步游道進入幽澗,則好像到了清涼世界。那樹蔭下涼風習習,磊磊大石下流水潺潺。枝頭小鳥啼囀,時又蟬蟲歡叫。或濯足澗邊,或仰臥石上,品味“蟬噪林愈靜”的心境,體驗“鳥鳴山更幽”的詩情,令人暑悶去盡,憂煩頓消。如此幽清涼爽的澗谷,實為百尋難得的避暑勝地、消夏天堂。